台灣光復後,
阿里山森林鐵道之旅也從亞熱帶往溫帶的氣候地區前進了。
1945年台灣光復,當時阿里山森林鐵路交由台灣省政府的林務局經營,還是以森林鐵路的角色繼續經營。阿里山鐵路依舊沿襲著日據時期的任務,除輸送平地與高山之間的民生物資及農產之外,主要仍以伐木的運輸為主。其中,以專門運材車次為主,客運列車為輔,而客貨混合列車則成為大宗。
根據記載,當時阿里山鐵路最有名的兩班車,即是混合列車51次與52次。51次上午從嘉義8:00出發,到奮起湖為11:45,抵達阿里山為下午14:20。反過來從阿里山下山的52次列車,早上從阿里山9:00出發,11:47到奮起湖交會上山列車,下午15:07抵達嘉義。而這樣的列車運行排點方式,一直延續到民國70年代。
除了著名的混合列車51次與52次之外,台灣光復之初,每天平均上山和下山,共有六車次的運材列車。例如歷史相當悠久的上山111次、113次和115次,下山的110次、112次和114次,均運用Shay蒸汽火車作為運輸主力。而蒸汽火車牽引材運車下山時,最高時速16公里,最多可牽引九輛,滿載之材運車等貨車,雖然下山為下坡,火車可較為輕鬆,但為確保制軔力正常,仍以不可超載為最高原則。
另外,在台灣光復之後,政府並沒有往深山繼續修築新的阿里山森林鐵道,鐵道最高的地點,還是維持在哆哆咖的東埔集材場。之後,民國50年代,阿里山鐵路的運材方式也有所轉變。包括哆哆咖線,楠梓仙溪一帶,改成以卡車與火車運輸並用,加以索道的方式運材。至於,東埔下線與眠月下線的森林資源比較多,運材作業比較繁忙,仍以火車運送為主。不過,在台灣光復之後,經過二十年的林業從伐木開採之後,逐漸轉變成保育造林,使得火車運材的任務也逐漸退居二線。
而在1945至1963年間還有兩件值得一提的重要大事,其一是鐵路柴油化,從11403-1到11403-5這四部柴油機車引進開始。雖然沒有成功,卻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日後的動力柴油化打下基礎。另外一件事則是發生在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,當時阿里山森林的受創規模,完全不亞於民國98年發生地的八八風災。差別只在於當時因為沒有阿里山公路,山上老百姓受困斷糧,必須立即搶通。因此,過程中也發生了27號蒸汽機車墜毀,駕駛的司機員殉職故事,以及國人自建第一座阿里山鐵路隧道,24號隧道的傳奇故事。
在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歷史進入了台灣光復後的時代時,阿里山森林鐵道之旅也正式離開了奮起湖,從亞熱帶往溫帶的氣候地區前進了。在鐵路過了奮起湖後,在往上走就準備穿越糞箕山(又名畚箕山、大凍山)的幾個長隧道了。其中,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最長的32號隧道也在其中。就在32號隧道於阿里山側出口的鐵道兩旁,有潺潺流動的山泉水。在往上走,駛入35號隧道之前,可於左側看見阿里山;鑽出隧道後,即可看見宏偉的塔山。之後,不久後抵達舊名哆囉嘕的多林,此時海拔已經達到1500公尺以上。
在進入十字路車站路段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與阿里山公路,其路線方向就開始走不同方向,直到十字路車站才終於相逢,而這也是十字路這個地名的由來。另外,這一段路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本線中坡度最平緩的一段,其間將穿過37至39號三座隧道連成一氣、直線貫通的隧道,在彎度眾多的本線鐵路裡顯得非常獨特。因此,如果未來有機會搭乘前頭車廂,就有親眼目睹此景的機會。
而離開十字路,在來到屏遮那之間,這段路最有趣的是由兩座隧道合併而成的43號隧道。在裡面仔細觀察,還可以發現到連接的空洞痕跡。在即將進入46號隧道的瞬間,可在左側看見塔山大岩壁,運氣好的話,還可以望見阿里山雲海。這時,就已經走離屏遮那車站越來越遠,準備到阿里山神木前的第一分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