奮起湖概況, 走進奮起湖

百年繁華聚落 今再文化奮起,光華重現

奮起湖不是湖

奮起湖原名「畚箕湖」,是一處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古老聚落。奮起湖並沒有湖,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從空中鳥瞰這群山之間的聚落,會發現它被大凍山、光崙山及摩天嶺三面環繞,而僅在西南方有一個出口,就像一個畚箕狀的盆地,又因為閩南話中稱盆地為「湖仔」,因此這個聚落就被叫做「畚箕湖仔」。直到光復後,因為覺得原名不雅,才被改名為「奮起湖」,取意奮發圖強、努力不懈。 

奮起湖的海拔高度約1400公尺,青翠山嶺上遍佈高聳的林木。據早期的文獻記載,有一位平地人林梓,當初在安姓鄒族的山區打獵而發現了奮起湖地區,他覺得奮起湖三面環山,是非常好的地方,所以帶著家人親友在此定居開墾,形成最早的部落。而早在清朝嘉慶年間,奮起湖就因為盛產樟木,因而聚集了許多伐木工人及商人在此居住。

到了日據時期,日本於1906年完成全台林相資源調查,隨即開始由竹崎頭(竹崎)動工開闢阿里山森林鐵道,奮起湖於1910年完工隨即鋪設鐵軌。因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在這兒設站,加上往來附近來吉、瑞里、太和等地的居民及山產都經由奮起湖為出入樞紐,因而成為一個繁華興盛的山區聚落。

直到阿里山公路通車之後,由於並未經過奮起湖,減少了它交通地位的重要性,加上伐木業逐漸衰退,奮起湖也跟著逐年沒落了。

直到近年來,一股懷舊之旅的風潮漸起,奮起湖也開始再度引起旅客們的注目。加上電視旅遊節目的介紹,「奮起湖鐵路便當」、「百年草仔粿」、「手工木箕」等深具人文特色的當地特產,逐漸成為吸引遊客造訪特殊賣點。

每當週末假日,山區小小的山路上莫不擠滿了來自全省各地的遊客,停車場裡車滿為患,遊人穿梭在車站旁的百年老街上,品嚐各種傳統美食。每當森林火車進站時,窄窄的鐵道旁也站滿了圍觀旅人拍照留念。

當然,也有許多人會花一、兩個小時的時間,沿著鄰近的糕仔崁古道,造訪附近山區的神木和神社遺址;或是順著森林鐵道,前往蝙蝠洞觀賞上千隻蝙蝠飛翔的奇景。

位置 人口數 地形特色 必買特產
嘉義縣竹崎鄉
約800人
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
地勢低窪,中間低平,形如畚箕,
雲霧環擁如湖
鐵路便當、
山葵、樹番茄、佛手瓜、
高山茶、阿里山紅茶、
阿里山咖啡豆
孟宗竹、四方竹、
草仔粿、愛玉凍、
白熊面霜、木屐、檜木製品
向上滑動